本报天津12月8日电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已由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变成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区。在日前举行的泰达建区15周年座谈会上,天津市市长李盛霖说,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电子通信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泰达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最大的增长点,在招商引资、解决就业、促进全市经济的结构调整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15年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业者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占一寸良田,凭着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掘下了开发区建设的第一锹土。翌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了天津开发区,并欣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时至今日,创业者心中的蓝图,已经变成现实:15年来,天津开发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00多家,合同外资额98.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23亿美元。一大批代表世界最先进生产力的跨国公司在此投资。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28家在泰达投资48个项目,使之成为中国北方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如今这里崛起了电子电气、医药化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群,其中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数字显示,天津开发区建区15年来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5.9亿元,工业总产值2545.2亿元,财政收入143.6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利润276.7亿元,出口总额104.9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480.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7.7亿元。该区经济以年均75%的高速度增长,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并牢牢占据全国开发区“领头羊”的地位。李盛霖指出,天津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始终不渝地坚持“在开放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致力建设科技先导型和外向型的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千方百计营造为投资者所满意的企业发展环境。开发区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推动了天津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仅今年前10个月该区工业总产值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6%,出口额占42.2%。